7月初,又一批莘莘学子离开校园,进入社会。基金经理作为一个“闪闪发光”的职业,自然引来了不少相关专业学子的关注。基金经理这个职位也是基金公司内部和广大基民眼中的“明星”,然而其职业历程又往往隐蔽在重重迷雾中。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微博微信:证券日报微基金)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各大基金公司极少通过社会招聘招募基金经理,且在涉及自身人才问题时,多家基金公司均婉拒了记者的采访。基金经理从哪些人群中产生,其离职后又将何去何从呢?
对此,记者采访了金融猎头公司及部分业内人士,他们向记者透露了近日基金经理层面人才的流动情况和基金经理自身的“心路历程”。
造血找血输血
基金公司面对人才难题
在业内人士的记忆中,每一轮大牛市,都伴随着一次基金经理离职潮。在基金公司新产品发行频繁的当下,基金公司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基金经理及高端投研人员人才缺口,以至于部分基金公司“一管多”现象严重、投研人员配置不足。要解决人才缺口,摆在基金公司面前的,往往有“造血”和“找血输血”2条路。
“造血”即在公司投研部门中选拔人才,经过几年时间培养为基金经理。基金公司为了预防基金经理层级的“人才荒”现象,在公司内部尽早搭建人才体系,缩短人才上升路径,加强内部培训体系建设,增加培养时间。而 “找血输血”,是从外部招纳,优秀的团队、平台、激励机制,都能较好地吸引外部人才。其途径,一般是通过内部推荐或猎头公司。
专注金融机构招聘的猎头公司神州伯乐总经理肖美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般造血机制较好,人才储备充足的老牌基金公司,如华夏基金,多选择内部造血,通过加强自身人才培养解决人才问题。而在牛市环境下,成长型、黑马型公司,对外部输血需求更大。这类公司自己希望能在业界快速发展壮大,公司本身的培养速度远远追赶不上对公司发展的希望,又期望在牛市机遇下快速扩张,于是选择了通过猎头公司或其他途径“找血”并“输血”。
基金公司在招募基金经理或投研人员时,也有较为明显的偏好,学历、学校通常是非常核心的条件。“因为基金经理管理资金规模较大,要求情商、智商双高,一般来讲基金经理以名校背景为主,偏向于清华大学毕业生,性别偏向于男性。基金经理的年龄,大多叠加了研究生毕业后做投研,再慢慢走上基金经理位置的历程,大部分在三十岁以上。在基金公司招聘中,国内市场招募人才主要以国内名校为主,但有一定地域性。如上海公司较为偏向复旦、交大毕业生,广东公司偏向中山大学毕业生。” 肖美珍表示。
在大牛市中,基金公司人才需求增加,基金经理并不愁工作机会。此外,基金经理的选择中,不仅仅有公募基金、保险资管、阳光私募的选项,现阶段很多企业都在构建二级市场投资团队,试图“跨界”。众所周知,基金公司的激励机制不是特别理想,于是基金经理人才市场出现了求大于供的“卖方市场”景象。
公募私募风投
“学霸”更适合做基金经理
近日在网络问答平台知乎上,在“自闭症儿童长大后最适宜的职业”这个问题中,基金经理这一调侃的选项得到了非常高的支持率。智商高、喜钻研却少与其他行业交流成为了基金经理的标签。而在现实中,偏向于做基金经理的是否就是这样一批人呢?
肖美珍对《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表示,在与各方面人才的接触中,发现的确“学霸”型人才更偏向于做公募基金基金经理。对于金融业高端人才来说,现阶段的公募基金公司颇有些大国企的感觉,公募基金公司偏向于二级市场交易,相对于上市公司,与数据打交道更多。具有宏观研究功底,乐于预判大势、行业,专注于钻研的人,更偏向于选择基金经理的职位。然而在金融高端人才中,喜欢跟人打交道的人,更希望去做风投、私募。选择加入风投、私募可以得到更为明显的成就感和价值创造感,更容易得到市场认可。例如从事风险投资行业,可以直观地看到自身对企业的帮助,并伴随其成长。此外,从职业规划来看,做私募、风投,最后更可能成为私募大佬,在公募基金公司中,基金经理的上升空间相较不甚明朗。
金融猎头行业一直流传着“清华做公募的多,北大做VC、PE的多”的传闻,也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在公募基金行业中,理工院校清华大学的培养出来的“理科生人格”学子明显多于北大,而偏向文科的北大学子更乐于从事私募、风投。
从看平台团队到看激励
基金经理选择过程多变
对于已经选择基金行业的人才来说,自身处于什么时点,是具体选择哪家基金公司的重要判断标准。一般来说,刚毕业不久的人才,更希望到“牛团队”和好平台,在学习中成长,希望能有明星团队“带一带”,而在明星基金团队做了一段时间之后,自身能力、经验、人脉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成长,主要在意的就是薪酬和激励机制了。简而言之就是,在个体人才成长过程中,初期注重平台、团队,后期注重薪酬。
肖美珍为记者列举了这样一位金融行业中的人才,他一开始倾向于做收并购厉害的团队,并且欣然前往一个专注收并购的公司。然而过了一段时间,这位人才做到了ED、MD这个级别,也掌握了一定资源,就着手跳槽。这个时候,这位人才看重的就是哪家公司是实施事业部、合伙制制度的公司。同样做一个亿的业务,在某些公司可以拿到上千万,但在自己的公司只能拿到几百万,这个时候,这位人才就很容易做出离开的选择。
面对这一情况,大部分基金公司都在推出事业部合伙制制度,而整个金融业,甚至房地产公司也在逐渐构建,甚至照搬别家的模式,否则企业将无法承受日益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